灵活就业中也有一些“不灵活”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客户端原标题:灵活就业也有一些不灵活近年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催生了大量灵活的就业人员,如网约车、快递、外卖配送、家政服务等。灵活就业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灵活的员工表示,他们实际上面临着许多不自由和不灵活,希望管理更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灵活就业也有一些不灵活

灵活就业中也有一些“不灵活”

近年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催生了大量灵活的就业人员,如网约车、快递、外卖配送、家政服务等。

灵活就业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灵活的员工表示,他们实际上面临着许多不自由和不灵活,希望管理更人性化。

专送骑手:

保持发单机会不能下线

灵活就业中也有一些“不灵活”

在我的网站上,骑手的职业周期通常只有4个月。张林洲说,这导致管理者在工期内尽可能多地发送订单。

他是一个特殊的骑手,每个月只能休息两天。即使没有名单,他也不能休息,因为抢订单:一旦离线,就意味着他将失去被系统发送订单的机会,只有在高峰时间,他几乎不能饱,所以他必须在路上保持随叫随到的在线状态。

当专车骑手第一次入职时,新人的保护期将在200单以内计算。此时,系统将优先在路上发送近订单。新人保护期一过,骑手就面临订单下降的情况,不得不通过熬夜时间换订单量。

张林洲所在城市每年旺季只有三四个月,疫情下订单量减少,骑手数量增加。内卷,赚钱很难。失望之下,张经常在工作三四个月后匆匆告别这份高风险不稳定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平在对骑手的调查中发现,平台零工逐渐成为一种粘性劳动。

在她的调查中,2018年至2020年,北京专送骑手的比例从32岁开始灵活用工平台合法吗.6%增长到了52.8%。由于运输能力一直存在差距,公司希望把一些工人变成工作时间固定的人,找到坚持工人的方法。孙平说,这使得平台的灵活就业呈现出去灵活化的趋势。

骑手完成单量也成了赶工游戏。

平台有游戏激励,累计定价,单价越高,让骑手以各种方式多工作。孙平说,从2018年到2021年,外卖骑手在平台上下单的总时间越来越长。

家政工:

手机定位必须提前10分钟打卡

家政行业也有类似的困难。

家政工刘芬只能接受平台的订单,不能取消。过年忙的时候,她一天可以接四个订单,每个订单之间只有半个小时。当她从这个家出来到下一个家时,她吃不下饭。

刘芬的手机也配备了GPS定位系统,平台规定必须提前10分钟在社区500米内打卡,未按时打卡扣10元,擅自取消订单扣50元。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梁萌认为,传统家政工人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弱合同和弱控制的松散关系,而互联网平台在保留弱合同临时和非正式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工人的控制。与传统家政工人或其他行业相比,互联网家政工人的地位更加被动和规范。

许多学者提到了加强对零工平台的控制。

孙平认为,平台和中介公司一方面通过网站、商业区、区域、城市和区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组织模式,另一方面通过算法与骑手互动。

此外,该平台还将部分控制权转移给消费者,使其有权对骑手进行评估和投诉,加剧了客户和骑手之间的对立。

张林洲所在的专项配送系统将被罚款100~200元。投诉、系统判定提前送货、客户用餐位置与系统定位不一致、客户因骑手原因取消订单将被罚款500元。

对骑手来说,上诉往往很困难。有一次,他同时收到了8张订单,下了一场大雨。交警让骑手减速,但配送时间没有增加。

那天,他差点出事,最后把电动车推过天桥,加班,饭也洒了,还是吃了罚款。

张林洲还担心以罚代管的管理模式,如果站内所有骑手的总差评率超过一定阈值,美团网站会被罚款,这将导致网站对骑手的双重罚款。

灵活就业者希望管理更人性化。

学者认为:

自由实际上是抢单自由

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院长介绍,零工经济高薪和自由并不像和自由。高薪来自逃避的社会保障成本,自由只是抢单自由。

对于高科技人士来说,灵活就业可以让他们在两三个月内赚到足够的钱,他们是积极和自由的;对于骑手、家政等低技能劳动力,他们需要每周至少工作6天来确保收入,这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自由。

零工经济的本质是劳动密集型经济。闻效器表示,在需求急剧增长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劳动力的稳定供应,平台在组织和管理中发挥了大规模的作用。

由于所有劳动过程的数据都可以留下痕迹,平台对劳动过程的监控将更加严格,工人将得到更多的指挥和控制,相应的压力将更加强烈。文化仪器认为,工人们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例如,评估系统已经是工人在个人身上标记的固定资产,需要通过持续的赞扬来形成个人声誉资产的增值。

中国有2亿灵活就业者

年轻人追求在线工作

视频制作,网络主播,文案作家……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发展,孕育了丰富的就业方式,灵活就业也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选择。

截至2021年底,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灵活就业已达2亿人,其中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比2020年增长近3倍。

求职者选择更多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职业生涯始于灵活就业。毕业五年的刘震是一名视频特效制作人,她的团队在业内很有名。

毕业之初,刘震选择视频UP作为主(上传者)进入社会,她制作的各种特效视频深受网友喜爱,播放量不断上升,最终获得了进入专业团队的敲门砖。

我国灵活就业人数明显增加,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成为灵活就业的主力军。

据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20年和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率均超过16%。

选择灵活的就业并不意味着找不到工作,也不意味着‘零工’,而是一种新的就业模式。刘震认为,灵活的就业给了求职者选择单飞的机会

灵活就业不仅成为毕业生的一种就业方式,也为企业的选拔和就业提供了便利。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灵活就业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灵活就业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2021年中国61.14%的企业使用灵活就业,比2020年增加5.46%,企业倾向于扩大灵活就业规模。

与传统的长期就业模式相比,灵活就业的优势在于相对宽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对于求职者来说,灵活就业就业机会的门槛较低,如果不合适,他们可以随时离开;对于企业来说,在选择和就业、如何使用、使用时间等方面也更加灵活。因此,灵活的就业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尝试空间和选择机会。

多面人才副业途径多

人类对火山知之甚少。虽然我们理解火山爆发的原理,但几乎不可能准确预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继续推进研究工作。1月14日,汤加火山爆发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主播李东祺制作的科普视频回答了网友关注的问题,播放量超过2万次。

制作短频只能算是副业,我的工作是地质研究员。李东琪告诉记者,从事地质研究需要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所以他会借此机会制作视频来展示自己的日常工作。没想到,他获得了一批忠实粉丝和可观的额外收入。

后来,我开始制作一个简单的科普视频,并以文章的形式在知识平台上发布相关的专业内容,为网民,特别是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地质相关知识的窗口放量和阅读量都很好。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灵活就业的方式也为李东祺等多面人才提供了创新副业、创造价值的新途径。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各种知识和能力储备,能够同时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有些人凭借自己的技能在新经济领域进行创新,创造一系列有价值的作品和产品,为自己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计划明确提出,鼓励个人利用社交软件、知识共享、音视频网站等新平台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和副业创新。

我希望通过制作视频和写文章与大家分享地质研究的知识和经验,也希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更多的人加入科研团队,共同探索未知。李东琪说。

让灵活就业者更有活力

近年来,国家对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制度和相关措施逐步完善。

2021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维护新就业形式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休息,社会保险、明确要求劳动安全等权益。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还提出,将进一步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

专家表示,在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下,各种新的就业模式将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使灵活就业者更有活力。

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

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涉及2亿多人。有些人一个人工作很辛苦,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用机制的方法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引起了广泛关注。

灵活就业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许多灵活的就业人员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是自由的。

去年年底,一名外卖平台骑手在送餐途中猝死,其家属在追究工伤保险责任时,被告知只能获得2000元人道主义赔偿和3万元商业意外险赔偿。

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该平台最终给了骑手家属60万元的养老金。

许多灵活的就业者没有与企业签约劳动合同,这是一种法律上模糊的合作关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制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约束

在这种情况下,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障机制,如就业人员遇到工伤,往往难以得到充分的救济,实际上增加了工作强度和风险因素。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经济形式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灵活就业者大规模出现。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多的劳动群体将选择灵活就业。稳定就业的水库能否运行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灵活就业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灵活就业者的权益能否得到很好的保关系到产业迭代、经济转型等重要命题。

如果人们呼吁,他们就会回应。在今年的两届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式的发展,加快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会保障补贴,促进就业场所社会保险户籍限制的自由化。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完善拖欠工资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机制。

其次,从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劳动仲裁法律救济做出实际的制度安排,尽快将灵活的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收快递的兴奋,点外卖的舒服,请阿姨方便……它已经构成了我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维护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的切身权益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综合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人民日报海外版、澎湃新闻

负责编辑:姚怡梦

灵活用工逻辑 灵活用工平台合法吗 灵活用工的六种模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48143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huoyonggong.club/%e7%81%b5%e6%b4%bb%e5%b0%b1%e4%b8%9a%e4%b8%ad%e4%b9%9f%e6%9c%89%e4%b8%80%e4%ba%9b%e4%b8%8d%e7%81%b5%e6%b4%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