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类型?

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类型?

本文大概

2618

读完共需

7

分钟

灵活用工”对于我本人来说有特殊意义,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灵活用工”的法律诠释以及商业逻辑推广,我起到了“一定作用”。奈何今天提到的灵活用工,与我们当年诠释的灵活用工大相径庭。灵活用工成了“背锅侠”,成了无所不能的服务产品,尤其是在2020年达到了登峰造极。本文主要阐述以下五个内容:灵活用工的前世今生;灵活用工的妖魔化之路;灵活用工背锅“财税”;平台灵活用工的实质;灵活用工告别“财税”。

一、灵活用工的前世今生

2014年我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法规专刊》上详细地阐述了“灵活用工之劳动法律关系”。2014年我比较受欢迎的市场化课程是《劳动力共享与企业灵活用工模式的选择》,那时的听众主要是国有企业,华晨宝马人力资源部的郝乐乐经理基于听完这个课程成立了华晨宝马的共享人才公司。我跟当时哈药集团的总经理沟通,达成了哈药集团内部人才共享与灵活用工的战略咨询服务。2018年这个词才在HRO行业内推广,我在伙伴联盟的活动中讲过3次,每次2天。

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类型?

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类型?

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类型?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无论是甲方的咨询项目,还是当时的灵活用工逻辑,均是基于非全日制、不饱和用工、弹性用工的劳动法逻辑。当时,对滴滴这种平台企业用工,我的定义是“互联网+共享经济用人模式”,那时候的逻辑是“共享经济”。

至今无法查证在2019年是哪位大神将“灵活用工”VS“共享经济”进行了“完美结合”得出了一个新的逻辑:滴滴、美团饿了么,这类平台企业的用工都叫“灵活用工”,进而得出中国有近1亿人的灵活用工市场,市场规模巨大。之后各种报告、各种商业模式、各种参照滴滴或美团的用人方式,都有了一个名字“灵活用工”。

灵活用工由企业人力资源的灵活配置,彻底玩成了平台商业模式。

二、灵活用工的妖魔化之路

基于平台企业的商业逻辑,平台企业与个人之间是合作关系,合作关系不用缴纳社保,故得出结论一:灵活用工=不缴纳社保;平台企业与个人之间属于合作关系,按经营所得缴税,诸多地方有了经营所得个税核定政策,故得出结论二:灵活用工=少缴个税;基于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年营业额在120万元以内的增值税与个税减免政策,一些地方个人经营所得可以参照执行,故得出结论三:灵活用工=高管避税。基于某些民营企业,公司财务与个人财务不分,均不想过多的承担企业所得税,出现了企业管理者或指定的人以经营所得从公司套现,故得出结论四:灵活用工=企业少缴纳个税。这种妖魔化甚至做成了“百度推广”,“微信群推广”。灵活用工的妖魔化之路完全违背了共享经济的实质,也违背了灵活用工的实质。但“灵活用工”这个词彻底被“黑化”了。

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有哪些类型?

三、灵活用工背锅“财税”

从2019年开始,国家税务部门,在各地的税务大检查或突击行动中,发现了大量的虚列人头、虚构业务、虚开发票的企业,包括很多空壳公司。而虚列人头、虚构业务、虚开增值税发票,这类现行一直都有,故我国《刑法》才规定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查处就查处,但税务部门对外公布的诸多案件却加上了“利用灵活用工平台”虚开发票、虚构业务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什么叫灵活用工平台?什么叫税务部门理解的灵活用工平台,一概不知。“虚假灵活用工平台”、“灵活用工平台经常暴雷”、“灵活用工平台的钢丝与保险绳”、“多家灵活用工平台涉案”、“灵活用工变成灵活用票”、“灵活用工平台偷税漏税”等等诸多。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公安部督导的一个案件的对外新闻稿“全国首家利用共享经济服务平台虚开增值税发票团伙被端”说的客观一点。

虚开发票就是虚开发票,跟灵活用工没有关系的,或者税务部门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灵活用工的就建议不要再糟践这个名词了。

四、平台灵活用工的实质

基于滴滴/美团类的商业模式,最难的是与平台从业人员的支付,当平台回避劳动关系的情形下,就需要回应支付规则,不缴纳社保就要缴纳个税。故,若把这类巨型平台企业用人也定义为新型的灵活用工,则需要明确支付规则,原来平台或平台合作方,通过地方政策确定了个人经营所得个税核定以及委托代征政策,导致其他非平台型企业、非平台型业务纷纷效仿。今天在八部委《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劳动关系、不完全劳动关系、民事关系,这两类巨头平台只有两种关系,劳动关系、不完全劳动关系,均可按工资支付;而类似于猪八戒这样的平台,完全属于民事关系,不属于灵活用工的范畴,属于自由职业者的商事行为与商事行为结算,按照原来的个税核定以及委托代征政策继续。故,平台的灵活用工终于回归到了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上。

五、灵活用工告别“财税”

从近以后,灵活用工告别了“财税”,财税的你们使劲玩财税,灵活用工的使劲玩人力资源配置。而自由职业者通过个体工商户或个人合作完成商事行为,你们不属于灵活用工范畴,千万别再跟我们搅和了。故,灵活用工重新回到如下赛道,就像本人2018年所讲的灵活用工商业模式:

  • A、短期人力资源配置的,个人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企业按工资支付;
  • B、平台从业人员的,符合不完全劳动关系的,平台或第三方按工资支付;
  • C、企业工作量不饱和的,可以进行小时工的人力资源配置;
  • D、企业工作量不稳定的,可以通过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进行灵活用工配置,需要的就安排人,不需要的转安排到其他企业;
  • E、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的,进行内部人力资源调剂的,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共享中心,也可以进行工资支付;
  • F、人力资源公司玩细分人力资源领域配置的,若商业模式不是雇员制的,也可以参照滴滴或美团模式,形成不完全劳动关系,完成工资支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48143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huoyonggong.club/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