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万亿市场爆发!但用工可以灵活,“用票”断不可“灵活”

疫情以来,大部分行业都处于低迷和萧条状态,但由于疫情的快速发展,仍有一小部分行业。比如短视频自媒体、社区团购、灵活就业。01什么是灵活就业?灵活就业的概念来自海外。它起源于美国,在日本很受欢迎。近年来,它在中国逐渐崛起。崛起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内网络经济发展迅速,新的商业模式衍生出许多新的职业。网络名人专家、外卖骑手、专车司机都是网络经济的产物。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关系已经

疫情以来,大部分行业都处于低迷和萧条状态,但由于疫情的快速发展,仍有一小部分行业。比如短视频自媒体、社区团购、灵活就业。

01 什么是灵活就业?

灵活就业的概念来自海外。它起源于美国,在日本很受欢迎。近年来,它在中国逐渐崛起。崛起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网络经济发展迅速,新的商业模式衍生出许多新的职业。网络名人专家、外卖骑手、专车司机都是网络经济的产物。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关系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新职业的发展。

其次,国内人口红利开始减弱。过去,许多外国公司在中国建厂,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力便宜。如今,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缓慢的变化,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增加,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这部分红利将逐渐消失,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也开始上升。

最后是国家政策助推。除了洞察上述两个方面的变化外,在对企业合规经营提出高要求后,国家还开始倡导企业就业的灵活性,便于合理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可以说,企业关上了作弊之门,又开了一扇合法的窗户。

自2019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倡导灵活就业的通知和意见,并表示将及时出台灵活就业政策和规范。

02 灵活就业解决了什么?

这里重要的是改变两端关系的灵活就业平台。这一端与需求企业签订合同,另一端与分散员工签订合同,匹配业务关系,解决痛点。

双方的痛点是什么?

一方面,许多企业需要大量雇佣季节性员工、临时员工或合作员工。

这些人不容易得到,直接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社会保障,增加劳动力成本;人员信息管理,增加管理成本;人员费用无账单,增加税收成本。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存在非法经营,在当前的国家监管体系下,企业将承担巨大的财政和税收风险。如果有任何劳动争议,就会更加麻烦,就业风险无法控制。

另一方面,从员工的角度来看,最常见的问题是个人所得税过高。特别是,一些网络名人和专家顾问属于高收入人群。企业按劳动报酬所得代扣个人所得税,少钱。

灵活就业平台的作用是:一方面解决企业合规、成本可控、员工个人所得税高的问题。

容易造成税收风险点主要来自员工的个人所得税问题。由于灵活的就业模式,员工一词不够合适和全面,每个人都使用个人来取代员工的名称。

一般来说,灵活就业的优势大于劣势。

优点:

一是能帮助用工企业节约成本,企业可免除各种补贴、公积金、交通补贴、租赁住房补贴、电话补贴等费用。

二是用工企业可以提高效率。例如,在外包的形式下,外包公司更熟悉特定行业和领域的业务,更熟悉政策和变化。这样,就可以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帮助员工提高效率。

第三,灵活就业也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如税收返还。此前,江苏规定,地方政府将按一定比例返还在当地公园定居的企业缴纳的税款,可返还0%~85%(增值税50%,企业所得税40%)。重庆此前规定,地方政府将按一定比例返还入驻企业缴纳的税款,最高可返还60%~80%(增值税50%,企业所得税40%)。政策实施后,企业实际享受税收折扣,给企业带来便利。

当然,灵活就业并非全有优势,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点。比如部分劳动企业财务不完善,支出与账单不一致;个别劳动企业不够重视灵工,故意避免保险、社会保障等安全责任;部分劳动企业选择外包公司资质不足、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等。

03 灵活用工涉税案例分析

近日,成功办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披露:2021年10月,成功办公公司6家全资孙公司灵活灵活用工平台收费标准就业业务因未在2020年企业所得税最终结算期内取得成本发票而被税务机关认定为企业所得税纳税风险。

2022年,税务、公安、审计署等部门联合调查了非法涉税中介机构,涉及非法灵活就业平台和非法开具发票的企业成为调查和处罚的重点。当灵活就业持续火爆,相关公司抓住机会上市时,相关部门关注灵活就业业务,各种迹象表明:就业可以灵活,但票不能灵活。

以下是对灵活就业涉税涉票法律风险的顺利分析。

风险点一:未取得合规凭证,取得不合规凭证,面临查补税款、处罚

根据成功的公告,如果成功的六家孙公司不能更换或更换法律扣除凭证,它们将面临主管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滞纳金的行政责任。虽然主管税务机关并没有否认六家孙公司成本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但税务机关的最终确定不能排除被确定逃税的风险。

风险点二:业务操作违规,回流资金涉嫌虚开

在实践中,虽然就业业务是真实的,但由于业务和财务操作不规范,资金回流很容易造成虚假的法律风险。

风险点三:平台代征个人所得税的错税目,涉嫌逃税

2021年9月,美团要求骑手注册个体工商户的消息引起了舆论的关注。随后,美团官方发布了《美团重申禁止诱导和强迫骑手注册个体工商户的说明》,明确提出了禁止诱导和强迫劳动者注册个体工商户以避免就业责任的要求,规范配送合作伙伴的就业行为。

事实上,将自由职业者注册为个体经营者,按照生产经营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由职业者的个人所得税负担。然而,在实践中,关于灵活专业人员平台支付的报酬是生产经营收入还是劳动报酬收入存在争议。

近日,河南省某县税务机关对一个灵活的就业平台进行了检查,认为其以生产经营收入代征自由职业者个人所得税错误,应以劳动报酬收入代征。税务机关随后对通过平台开具发票的个人征收税款,对平台征收个人少征税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这一现象暴露出灵活就业平台在征收活动中仍存在灰色地带,生产经营收入和劳动报酬收入的定义不够明确,导致灵活就业平台对经济本质的把握不准确,导致税目、税率适用错误,导致税收多、税收少的现象。

04 合规是灵工平台监管升级的第一要义

2021年,《关于进一步深化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从以票控税向数治税的转变,地方税务机关也逐步实现了税收大数据的转型。例如,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依托江西省税务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国家税务总局上述数据库资源,构建了三个创新的业务应用场景:纳税人跨区域风险提示、灵活就业平台企业风险识别、建筑劳务业涉税预警。

同时,第四阶段即将到来,信息共享和信息验证渠道已经开放,实现了从互联网到云的转变,进一步加强了税务机关的风险识别能力。灵活的就业平台需要掌握国家税法政策,不得滥用优惠政策,合法、合规、合理地经营业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行业的积极趋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放心合作。

在政策的加持下,灵活就业这一新兴事物正处于政策红利期和新风口。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灵活就业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5%,预计2022年灵活就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可以预见,灵活就业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取得良好的表现和更好的发展,让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拭目以待。

灵活用工平台前三名 灵活用工平台收费标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48143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huoyonggong.club/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