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模式下法律风险预防?灵活用工平台对用工者的劳动风险?

  上半年班努力赚钱,休半年假到处玩耍。有多少人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却没有勇气付诸实施。前不久,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近2亿人灵活就业,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在网络上从事创作、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下接单以及以兴趣和特长服务网络用户的新工种不断涌现,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可以在网上获得收入。

  此前,有纪录片拍摄者在深圳知名的三和劳务市场拍摄到一组求职者,他们以打零工为生,不求长期安稳,但求今日劳有所获。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能吃苦不怕累,不被一家企业和一个岗位约束和限制,过一天算一天,挣了钱就去花,花完钱就回来打零工,活得自由而潇洒。

灵活用工模式下法律风险预防?灵活用工平台对用工者的劳动风险?

  灵活就业者在享受了“今日劳、今日得”的便捷性,并活出了洒脱自由的状态时,是否也有着诸多不便和隐忧?仔细浏览短期招工的要求,大部分工作或劳动强度大,或危险性高,又或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雇佣双方不用建立长期的劳动合同,很少会为雇员购买相应的保险,而对于这些灵活就业者来说,如果自己不主动缴纳各项保险,就会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灵活用工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比2020年增加5.46%,企业更倾向于扩大灵活用工规模。同时,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率超过16%。

    从企业层面看,灵活用工的规模有扩大的趋势。然而,也要看到这是企业降低费用、规避支出的一种做法。如果一个企业大量使用短期工和灵活就业者,社保费用将会大大压缩,灵活用工将企业的风险和成本转嫁到就业者身上,这种做法是不应该无限制允许的。

  互联网平台在灵活用工的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取着交易的佣金,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2021年9月,人社部等八部门先后约谈了美团饿了么滴滴等平台,要求相关平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尤其是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这充分说明,灵活就业者的劳动保障、养老保障仍然不足。

  当前,疫情多点散发和互联网深度发展,都在促使着灵活用工继续发展。年轻人更愿意在青年阶段探索生活的多种可能,接受不确定的未来,活出与父辈不一样的人生。灵活就业新形态下,灵活就业者需要的不只是家人破除传统观念的理解和支持,网络平台、灵活用工方也要给他们更多的保障和关爱。只有这样,社会经济才能更有活力,年轻人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天津海河传媒中心 田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48143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huoyonggong.club/737.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linghuoyonggong.club/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320.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linghuoyonggong.club/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